下单前品种具体情况请咨询客服
审定编号:国审玉20190386,苏审玉20210031
品种名称:密甜糯1号
申 请 者: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
育 种 者:北京中农斯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
品种来源:S300M-1×D2-300
特征特性:北方(东华北)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85天,比对照京科糯569晚熟0.8天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52厘米,穗位高113厘米,成株叶片数21片。果穗长锥形,穗长20.5厘米,穗行数14~20行,穗粗4.9厘米,穗轴白,籽粒白色、糯质型,百粒重37.2克。接种鉴定,抗瘤黑粉病,中抗大斑病,感丝黑穗病,皮渣率3.56%,品尝鉴定86.3分,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.8%。
北方(黄淮海)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74天,比对照苏玉糯2号晚熟2.1天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绿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233厘米,穗位高97厘米,果穗筒形,穗长18.9厘米,穗行数14~20行,穗粗4.7厘米,穗轴白,籽粒白色、糯质型,百粒重35.2克。接种鉴定,高抗茎腐病,抗瘤黑粉病,感丝黑穗病、小斑病,高感矮花叶病、南方锈病。皮渣率5.88%,品尝鉴定87.95分,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8.2%。
江苏地区:早中熟鲜食甜糯玉米。幼苗叶鞘紫色,叶片浅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总叶片数21片;花药浅紫色,颖壳绿色,花丝淡紫色;果穗锥形,穗轴白色;籽粒白色,籽粒甜糯比例1:3。联合体区试平均结果:出苗至采收鲜穗81.9天,比对照苏玉糯5号长1.1天。株高223厘米,穗位高91厘米;穗长18.2厘米,穗粗4.8厘米,秃尖长0.4厘米,每穗14.1行,每行38.6粒;千粒鲜重343克,鲜穗出籽率70.5%;空秆率0.6%,倒伏倒折率0.3%。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接种鉴定:抗大斑病;中抗小斑病、瘤黑粉病;感纹枯病;高感腐霉茎腐病、南方锈病。江苏省糯玉米联合体品种区域试验品尝鉴定: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5.8分。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: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6.5%。
产量表现:2017-2018年参加北方(东华北)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893.2千克,比对照京科糯569减产6.6%。2017-2018年参加北方(黄淮海)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793.2千克,比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6.3%。
2018~2019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省农科院联合体区试,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71.0公斤,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0.7%。2020年参加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鲜穗769.3公斤,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3.4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1、适期播种。根据上市时间及不同栽培方式,合理安排播期,播种须保证土壤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。2、合理密植。适宜密度每亩4000~4500株。注意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。3、加强肥水管理。有机肥与氮磷钾合理搭配,每亩施肥量一般不低于纯氮20公斤,五氧化二磷10公斤,氯化钾15公斤。肥料分配一般为基肥40%,苗肥20%,穗肥40%。结合施肥及时中耕。做好培土壅根以防倒伏。做到田间沟系配套,注意防涝防旱。4、病虫害防治。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、食叶害虫、玉米螟、粗缩病、南方锈病等。5、适时采收。一般授粉后22~24天采收鲜穗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北方鲜食玉米类型区的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至第一积温带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北京、天津、新疆等省自治区年≥10℃活动积温1900℃以上玉米春播种植区作鲜食玉米种植。也适宜在黄淮海鲜食玉米类型区的北京市、天津市、河北省中南部、河南省、山东省、陕西省关中灌区、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北地区作鲜食糯玉米种植。以及江苏省各地种植。